《名家讲名著:西游记》,蔡铁鹰著配资网站入口,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4年8月版。
该书从文化研究视角入手,分析了《西游记》的文学艺术成就,讲述了《西游记》的成书过程、文化渊源、故事原型、人物寓意、多层面文化内涵等,讨论了作者吴承恩写作《西游记》的心路历程,介绍了故事情节之外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,带领读者感受《西游记》的魅力。
上编 文化与学术
序言
第一章 仰视《西游记》的灿烂
走进《西游记》的深邃
说《西游记》由古至今的历代辉煌
解读的三个层面:文字、文学、文化
解读的四个坐标:历史、模式、时代、作者
第二章 从玄奘到唐僧:《西游记》传承的初心与主题
凤凰谷走出的小沙弥
莫贺延碛的生与死
说第一本书:玄奘的手记
说第二本书:玄奘的传记
玄奘的取经:追求理想是核心意义
唐僧的取经:执着信念是初心与主题
第三章 从本事到定型:《西游记》成书的过程与节点
西域丝路:是故事的起点也是考察的起点
第一阶段:以《大唐西域记》为代表的原生取经故事素材
第二阶段:早期结集的取经故事
——以佛门俗讲为样章
第三阶段:宋金时期的成长故事
——以民间队戏为代表
第四阶段:形态杂陈的取经故事
——说图册、杂剧、平话
第四章 从皮囊到灵魂:《西游记》的宗教倾向及要点
皮囊与灵魂
以儒学为模本的天界
印度佛教·西域佛教·汉传佛教
道家·道教·天师道·全真道
儒家·儒术·儒教
第五章 从西域到中原:《西游记》故事题材的多样化
从讲故事开始:“集体创作”有什么意义
火焰山:西域地理特征直接纳入情节
金毛鼠:西域宗教风情衍生出的故事
李天王:代表不同宗教关系的联系人
车迟国:一连串的西域政治宗教话题
玄武门:一种不同历史价值观的体现
第六章 从悟空到大圣:《西游记》人物文化原型之一
孙悟空形象的文化溯源·百家争说
孙悟空:一只佛教的猴
齐天大圣:一只道教的猴
美猴王:两猴合成了一只猴
第七章 从师父到徒弟:《西游记》人物文化原型之二
唐三藏形象的文化溯源
猪八戒形象的文化溯源
沙和尚形象的文化溯源
第八章 从版本到续书:《西游记》四百年的传播影响
早期的社会文化影响
明清版本及传播简介
四百年间的衍生传播
附录
附录一:宗教常识
附录二:史地常识
附录三:早期取经故事
附录四:孙悟空文化原型
下编 文学与鉴赏
序言
第一章 攘夺与回归:谁能坐上作者的宝座
关于《西游记》作者署名的几个阶段
质疑吴承恩写定《西游记》能成立吗?
确认的要素: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容忽视
确认的要素:作者的文学素养不容忽视
确认的要素:作者的社会意识不容忽视
第二章 科举与仕途:吴承恩是如何走来的
草根人家的骄傲
府学的落拓书生
无奈的最后体面
尴尬的仕途生涯
王府的意外收官
第三章 文学与道义:炼成吴承恩的八卦炉
研究吴承恩的主要资料
谁写得了《西游记》?
为何去写《西游记》?
谁培养了他的情怀与道义?
第四章 通俗性与串珠成链:《西游记》的篇章结构艺术
线性结构是中国章回小说的特征
八十一难故事是线性结构的典范
三段递进是情节展开的基本范式
原生、润色、新增故事各占其一
第五章 类型化与三性统一:《西游记》的形象塑造艺术
类型化特征与神、人、物性的统一
唐三藏可敬可气的迂腐型性格
孙悟空可爱可笑的理想型性格
猪八戒可恶可亲的世俗型性格
第六章:儒道释都戳上一枪:《西游记》的幽默讽刺艺术
社会讽刺:天界就是吴承恩心目中的朝廷
宗教讽刺:西天灵山充满心机也并非净土
文学讽刺:人物的幽默带活情节营造风趣
第七章 下意识与社会风貌:《西游记》的现实主义解读(上)
天宫地府的腐败:判官擅改生死簿
二郎神的话题之一:内戚与王府制度
二郎神的话题之二:功劳与宫廷法则
唐僧的话题之一:神仙们为何不吃唐僧肉?
唐僧的话题之二:他的头上为何没有紧箍儿?
妖魔们的结局不同体现出社会的不公平
第八章 有意识与社会痼疾:《西游记》的现实主义解读(下)
大闹天宫与“玉帝不会用人”的牢骚
取经收钱与卖官鬻爵的明代财政政策
阿傩索贿与上下分肥的明代官场规则
吴承恩为何对道士不敬不恭?
比丘国延年益寿的小儿心肝
附录
附录一:“九九八十一难”与四十二个故事拆分对照
附录二:吴承恩研究主要资料
附录三:《射阳先生存稿》诗文选
参考文献
蔡铁鹰,淮阴师范学院教授。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、学术委员会副主任,吴承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;浸淫《西游记》研究数十年,承担多项国家、教育部、江苏省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,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项;出版著作十多部;多次赴海外讲学和合作研究。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和古代小说研究,在四大名著科普解读方面的功力尤见精深。其中《西游记的诞生》获得教育部优秀成果奖,《西游记的历史文化解读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。
富深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